2023年以来,全球环境面临着多重挑战。一方面,疫情带来的“伤疤效应”,全球贸易摩擦升级,以及地理政治学危机等冲击着全球经济;另一方面,美联储、欧洲央行的陆续加息,大宗商品的价值回暖等也影响着全球金融市场。经济、金融因素都对企业跨国经营带来了慢慢的变大的压力和挑战。2024年,企业司库将更加聚焦全世界内的金融资源配置,推动金融资源从可视、可管转向可调、可用。司库体系将以价值创造与风险防控为指引进行资金运营与金融资源统筹,借助大数据、风险模型等做好全球交易风险与投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实现企业全球风险智能管控。
央企一直都是中国经济中的大梁,资产总额十年间从1万亿元膨胀至81万亿元。随企业规模的扩大,央企也拥有了庞杂的产业链、多元化业务与频繁的国内外交易往来,司库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央企经营管理效能。国务院国资委“1号文”中明确要求央企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时要动态监测国内国际市场股票、债券、汇率、利率、大宗商品等重要价格参数变动情况,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定期评估对冲工具有效性,合理控制各类金融资源的风险敞口。尤其在当前全球大环境不确定下,企业一方面依托司库体系构建流动性风险预测模型,充分的利用资产池、票据池等金融理财产品统筹调动与优化配置国内金融资源;针对跨境经营,企业司库需要以“风险中性”为原则,利用司库系统平台,配以金融衍生产品助力风险管控。
首先,企业司库要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从顶层上明确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规范金融资源配置行为;其次,司库需要借助大数据、大模型等数字技术,通过与银行、第三方服务商等系统直联,实时获取并分析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做出精准的趋势研判,帮企业掌握更全面的信息;第三,借助风险量化工具对全球市场风险做准确评估,持续跟进、拓展、更迭风险平衡产品与工具,优化跨境金融资源流通通道等,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效能,实现价值创造与风险把控的平衡。
全球风云诡谲,读懂全球局势、掌握未来趋势成为所有企业的必修课。未来,企业司库更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做好优质金融资源的集中配置与协同,从而充分的发挥金融资源价值,推动世界一流司库构建。
官网
阿里店铺